文章列表 – 第2页 –      青 囊 昱
42、《宋史》岳飞列传中的马说(兵家、企业家关于用人的思考)

  《宋史》岳飞列传中的马说《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飞曰 :“臣 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 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 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 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 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 ……

  宋高宗向岳飞问道:“爱卿获得过上好的马没有?”岳飞回答说:“我原有过两匹上好的马。一匹马每天能吃几斗草料,喝一斛(当时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泉水,然而如果草料不是精制品、泉水不清洁,那么它们就不接受。给它们披上甲衣让其驰骋,刚开始跑得并不快,等到跑了百来里,才振奋精神撒腿飞跑。从午时至酉时(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还可跑完二百里。(跑完之后)把鞍子和甲衣卸下来,它们既不喘气,也不冒汗,好像没什么事儿一样。这样的马,它食量大,但不乱吃;力气大,但不乱用。这才是日行千里的好马啊,可惜它们不幸相继死了。我现在所骑的马,每天吃的草料不超过几升,而且喂养时它并不选择精良的食料,给水喝时它也不选择干净的泉水。(骑行时)缰绳还没有拉直,它就跳起来迅猛奔跑,可刚刚跑了一百里,它就力气用尽、大汗淋漓、喘气不止,现出一副立即要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不多并很容易满足,喜欢炫耀力气,但跑不了几下就累趴了,这是低能蠢笨的劣马啊。”

 

41、我们思考整个“宇宙存在”的意义何在?关于人生何去何从的思考

  故事从下面关于和尚努力修道的问答开始。

  有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佛家讲看破虚妄,明心见性,这就是和尚的努力修道。然而说“众生皆佛”,那管他还是不是和尚?和尚与士兵、皇帝有什么区别?和尚修的道与士兵、皇帝修的道又有什么区别呢?再说为何要修道?有什么目的?又说“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如果内心向道,为何又要努力修道呢?修道不应该有固定的形式,大众眼中的不修道也许是另一种修道的方式,更何谈甄别努力与不努力?“心物一元”,既如此,何有饥困?何有食眠?自然也就没有不同,没有大师与和尚的这个对话,这个故事不会流传下来,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了。对于道家来说,那个忘掉的和尚恰如“至人无己”,努不努力修不修道则是“神人无功”,对境无心的这个故事则暗合“圣人无名”。按这么理解,佛道对于我们这个故事确是殊途同归。

  其实佛与道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都像物理一样,能描述(或者试图描述)人和宇宙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从现代物理的观点来看,佛道思想也似有可取之处。所谓“一念生万物”,就如宇宙大爆炸而后有了一切。“一花一世界”,又像那多重宇宙。如果宇宙膨胀的归属是热寂,那正是“万念俱寂”。而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如最终又塌缩,则正应了“反者道之动”。宇宙演化的这个超长时间过程则正是“弱者道之用”。更有甚者,超越了生和灭,道家还对运行的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提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也是宇宙演化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熵增原理。

  佛家讲“缘起”,道家说“道法自然”,似乎都暗示着宇宙的运行需遵循“宿命论”或者“决定论”,这也和十八世纪的机械世界观相似。如果我们能够将含有人及其意识的宇宙与不存在意识的宇宙区分开来,我们似乎更容易理解佛道中很多在物质和意识上反复纠缠、似倾向于唯心主意的描述和思想。现代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与量子纠缠效应似乎可以为决定论划上句号。然而按现在宇宙学的解释,对于超长寿命的宇宙来说,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时间占比是微不足道的。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宇宙都是“没有生命和意识”的宇宙。生命和意识的存在对于宇宙反而是”不正常的“。而且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无法解释大爆炸本身,莫非宇宙真是一念而生?

  生命和意识怎么“存在”?或是宇宙怎么”存在“?我家小朋友现在看到云动会说那是空气”对流“,既是所谓的看云是云。被贬谪后的韩愈哀叹“云横秦岭家何在”,而被赦免后的李白则欢呼“朝辞白帝彩云间”。同样是云,心境不同,韩愈看到的云就不是李白的云,也不再是我家小孩看到的云了。对于谜一样的宇宙,爱因斯坦曾说,“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可被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然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看云还是云,生命通过意识逐渐去理解宇宙,这也许是我们思考整个宇宙”存在“的意义。



Copyright © 2017-2022 qingnangyu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囊昱文化传播邢台有限责任公司
注:本站文章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玄学的部分,玄学有些内容并未得到科学界的完全认可与解释,仅作一般了解,若无专业人士指导,请勿擅自应用敬请读者知晓.读者若自行应用,损益皆与本站无关.

返回顶部